接连两条短视频破千万!“四川非遗”抖音号为何火出圈?

  • 时间:2年前
  • 浏览:93次

火了!“四川非遗”抖音接连两条短视频破千万!

截至8月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千年的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短视频,播放量突破2227万,点赞达112万,留言9.8万条,带动粉丝增长超4万人;“戏曲变装”短视频,播放量也超过1770万,点赞82.8万,评论5.8万条。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四川非遗”微信公众号和“四川非遗”抖音号,是集中展示全省非遗保护传承创新成果、传承推广优秀非遗的网上重要宣传载体。

传承非遗 主流媒体纷纷点赞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展示的视频,结合了平台热点丝滑转场音乐,以“丝滑的不是音乐,是千锤百炼的技艺”为文案,展现了彝族漆器画师丝滑流畅的绘制技艺。

视频一经播放,就吸引了新华网、新华社“快看”、Vista看天下、乡见中国、大象新闻、天目新闻、重庆日报等数十家媒体账号转载,视频热度仍在持续增长中。

网友们称从视频中看到了中国手艺人的精湛技艺和非遗的博大精深,纷纷感叹“老祖宗的东西真不能丢”。

接连两条短视频破千万!“四川非遗”抖音号为何火出圈?

传承国粹精华 新生代抓住国民眼球

另一部“戏曲变装”视频,则聚焦国粹传承,通过戏曲变装的形式,结合当下最流行的小学生接头暗号“come的喂”网络热梗,以“乖乖些,这次对上暗号了吗”为宣传主题文案,展现了戏曲服饰的精致华美与青少年在身着戏曲服饰时的仪态翩翩、气质出众。

网友纷纷留言,称“从视频中看到了新生代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感受到了戏曲服饰的魅力”,直呼“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接连两条短视频破千万!“四川非遗”抖音号为何火出圈?

视频走红背后 非遗“向年轻人靠拢”

“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这是今年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及第三届四川非遗购物节的主题。本届非遗购物节引入了当下众多的流行网络元素和传播方式,深受年轻人热捧。

接连两条短视频破千万!“四川非遗”抖音号为何火出圈?

网络平台是年轻群体聚集和活跃的重要平台,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充分考虑年轻群体的特点和喜好,鼓励年轻人广泛参与,通过“随手拍”“云上传”发现和记录身边的非遗,邀请90后青年非遗传承人代表来分享在现代生活里的非遗传承新创意,向年轻群体普及非遗知识和保护理念,共同守护和传承非遗。

正是基于这样的“华丽转身”,非遗逐渐走入现代生活,走到年轻人身边,而年轻人又是最具有传播力的人群,'四川非遗'抖音号发布的上面两个视频,都深受年轻人追捧,具有了广泛的传播力。

立足传承 非遗走进校园

学手艺难,守手艺更难。如何深入挖掘和提炼非遗内涵使其适应时代发展,便成为了新兴课题。

在非遗资源大省四川,多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成都市第三十三中学开展了川剧打击乐吟诵《蜀颂》《桂英打雁》《将进酒》节目编排和展演活动;成都市马鞍小学校开展“我是清音小小传承人”系列活动;广安市前锋区思源小学将四川盘子作为特色课程,编排成课间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博学院为传承和保护“成都银花丝”工艺,建有“倪成玉大师工作室”“银花丝技艺传承培训班”等多项弘扬非遗的现代教学试点,并在成都宽窄巷子建立非遗工艺校企研习基地。

接连两条短视频破千万!“四川非遗”抖音号为何火出圈?

立足非遗传统 发掘市场力量

今年3月,“天府菜油”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渠县刘氏竹编推出非遗文创产品“天府菜油川竹特色多功能分油器”,将“四川好味道”和“四川好手艺”完美融合,解决厨房烹饪痛点、展现四川非遗艺术情结的同时,也提升了四川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在传统文化热潮持续高涨的当下,非遗传承可以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要鼓励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发掘“非遗”IP,开掘产业和市场富矿。

接连两条短视频破千万!“四川非遗”抖音号为何火出圈?

从这两条视频的爆火,我们欣喜地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正逐渐升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匠心技艺。同时,国家和政府也正在因势利导,保护和传承非遗,非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迈出国门走向海外。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古老技艺“潮”起来,也让非遗传承“火”起来。

Copyright @.Some Rights Reserved.|赣ICP备18008510号-5|Theme by Cn+网络, Soft by ZBlogPHP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业务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