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正常生长

  • 时间:2年前
  • 浏览:112次

在北京冬奥会的雪坡上,18岁的谷爱凌完成了成为超级巨星的华丽转身。与中国体育曾经拥有的那些巨星相比,谷爱凌是特殊的:她的成功最大限度地脱离了竞技体育传统的艰苦叙事;她作为运动员、模特、斯坦福大学“预备生”的多重身份突破了一般体育明星的界限和圈层;而作为一名归化运动员,一口流利的京腔也让人们在她身上投注了别样的情感。所有这一切,都满足了某种时代情绪,使得谷爱凌得以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体育巨星,成为现象级的超级偶像。

谷爱凌:正常生长

谷爱凌曾说,她是在一个充满偶像的环境中长大的,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偶像,激励女性参与运动,突破界限。如果说,偶像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相信人生的某种可能性,并为之付诸行动,那么,谷爱凌的最大弱点,可能就在于她过于“完美”。从无与伦比的个人成就,到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当人们慨叹她的一切,并试图用天赋、热爱、教育、金钱等简单标签来解释这种完美时,对偶像的钦佩容易堕入两条歧路:或是“遥不可及”的虚妄,或是盲目复制的疯狂。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决定访问旧金山的海崖社区,踏上太浩湖的雪场,我们试图揭开简单的偶像标签,尽可能地真实还原一个“普通女孩”(谷爱凌的自称)的巨星之路。它并不是“神话”,而是复杂、真实的成长故事。

特约记者 余物非(发自美国)

“一定能完成”

2022年2月8日,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已经进行到第三轮决胜。谷爱凌告诉自己的私人教练米斯拉·托尼亚宁(Misra Torniainen),她想要改变赛前的计划,她感到自己状态非常好,决定尝试左侧偏轴转体两周1620度——一个她从未尝试过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最高难度动作。

当天决赛的局面比谷爱凌和托尼亚宁预期的复杂。第一跳,谷爱凌拿出了外界认为她可以做到的最高难度动作——右侧偏轴转体两周1440度,获得了93.75分的高分。但这个分数很快被后面出场的法国选手泰丝·勒德(Tess Ledeux)超越。勒德使出了本赛季的“撒手锏”,右侧偏轴转体两周1620度,比谷爱凌多转了半圈,获得了94.5分。

自由式滑雪一共有4个转体方向,分别是跟身体滑行方向平行的向前和向后的正轴转体,以及身体起跳时与滑行起始方向产生角度的向左和向右偏轴转体。偏轴转体比正轴转体难度更大,因此颇受顶尖运动员的青睐。谷爱凌和勒德完成的偏轴转体两周,是指在空中翻转的4到5圈里,有两圈采用的是偏轴转体动作。

大跳台比赛规则规定,在选手的三轮表现中,取得分最高的两轮分数计总成绩,并且这两轮必须采用不同方向的转体动作,所以,在第一轮获得高分的谷爱凌和勒德都不再选择右侧偏转。

第二轮,谷爱凌完成了左侧偏轴转体1080度,获得88.5分,而勒德完成的是1440度,这让她再次获得93分的高分,两轮总分比谷爱凌高出不少。对手的表现异常稳健出色,但结果并非不能接受。第三轮出场前,谷爱凌排名第三,已确保可以登上领奖台。在大跳台项目上,勒德刚刚拿下了1月份冬季极限运动会(Winter X Games)金牌,被外界视作冬奥会夺冠头号种子选手。谷爱凌的强项则是U型池以及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

“我们在赛前都觉得,爱凌这两个动作的难度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去冒险挑战更难,毕竟这只是她冬奥会的第一个项目,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不受伤的情况下拿到奖牌。”托尼亚宁回忆。

在站上第三跳的出发区之前,妈妈谷燕给谷爱凌打电话,劝她选择稳妥方案,完成拿牌目标。左侧偏轴转体两周1620度是一个仅仅存在于谷爱凌想象中的动作,而且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女运动员可以做到,她一次成功的概率能有多大?

然而,教练托尼亚宁和谷燕有不同的看法,他当即决定支持谷爱凌的决定。

过往的经验证明,谷爱凌有极强的在比赛中做出调整的能力。去年3月的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世锦赛,是谷爱凌第一次不使用雪杖参赛。赛前一个月,她在训练中受伤,右手骨折,大拇指韧带撕裂。没有雪杖意味着她的身体需要找到调整重心的新方式。挑战,同时也是心理上的。职业运动员通常会有一些雷打不动的“迷信”动作,谷爱凌也不例外。在滑入U型池之前,她的习惯是先击打两根雪杖,然后是双腿,接着她会活动一下肩膀,脑袋歪向左右两边各一次。

在世锦赛的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中,没有雪杖的谷爱凌一度出现重大失误,勉强挤进决赛,但她很快就找到了最佳状态,拿下了U型场地技巧和坡面障碍技巧两块金牌。世锦赛的大跳台决赛异常激烈,两名俄罗斯选手异军突起,接连成功挑战超高难度动作。决赛首轮,谷爱凌出现失误,只获得了25分。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第三轮,她临场改变赛前计划,决定做自己还不够熟练、落地不够稳的动作右侧偏轴转体两周1260度。正是这个决定帮助她以不到3分的优势击败加拿大名将梅甘·奥尔德姆(Megan Oldham),拿到了一枚铜牌。

赛后,谷爱凌曾解释自己的选择:“我进入任何一个比赛,都必须有可赢的希望。”

“她当时表现出的那种自信,让我认为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托尼亚宁回想首钢大跳台上的情形,“而且,她一直以来都是特别善于抗压的人,压力越大她做得就越好。”

从技术上来说,实现左侧偏轴转体两周1620度并非天方夜谭。在托尼亚宁看来,谷爱凌本来两侧偏轴转体的实力都很强,左侧也已达到了1080度的难度,“她非常熟悉左侧偏转之后该如何双脚落地。而且我们之前看过很多视频,也讨论过很多很多次。冬奥会备战期间,我们仔细观察了男运动员们是如何做1620度的,这些都为她提供了经验”。

在外界眼里,这是纸上谈兵,但对谷爱凌来说,这已经内化成亲身实践的一部分。去年4月,托尼亚宁成为谷爱凌的私人教练,这个学生最令他感到惊喜的一点,是她异乎寻常的“视觉化”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在脑海中反复演练一个动作,以想象的方式把动作从不可能变成可能。对动作的分解和视觉化回顾能够巩固运动记忆,增加运动员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减少焦虑感和恐惧,让他们能够冷静和专注地完成挑战。

在给《纽约时报》撰写的一篇文章里,谷爱凌曾经详细描述,她如何使用这种方式把身体和精神调教到最佳状态:当喉咙和膈肌之间的胸口因为紧张拧成一团,她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想象着在巨型起跳坡道中上升,伸展双腿将腾空升力最大化。接着,她扭转上半身,做出计划中的翻转动作,再让身体从另一个方向转回来。

在头脑中,身体真实地飞了起来。她的视线从起跳点背面的斜坡,转向头顶万里无云的天空。耳旁的风声宛若音乐,每个360度转体都像是在击打音乐的节拍。当双脚下落,身体转入第二个空翻前的一瞬间,她看到了落地点。双腿不断摆动,让身体回到面向前方的姿势,调整重心,稳稳落地。她面带微笑,睁开眼睛。想象结束的一瞬间,拧紧的胸口舒展开来,取而代之的是肾上腺素带来的兴奋。

2021年11月,在备战北京冬奥会的训练中,谷爱凌成功完成前空翻两周加转体四周这个女性自由滑的新动作。当时,她就使用了这样的方法。

事实上,视觉化训练每天都在进行。“她每晚在睡觉前,都会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脑中把一个完整动作的各个环节,所有的技术细节都梳理一遍。”托尼亚宁告诉我们,正因为具备这样横跨思考与实践的能力,谷爱凌是他见到过的头脑最清晰的运动员。“爱凌总是很清楚地知道一个技术是怎么生效的。她知道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才能把技术做好。无论是哪一天的训练,她都不会让教练感到失望。就算比赛前只有一天天气好,可以上雪场,她也绝对能牢牢把握住这一天,完美地完成前一晚制订的训练计划。她精确得就像一台机器。”

尽管如此,万众瞩目的奥运会赛场带来的压力是空前的。托尼亚宁记得,最后一跳,谷爱凌从站在大跳台入口到坐电梯上到高高的跳台起点,这中间大概有15分钟时间。“爱凌非常紧张,一直在计算自己做过多少个类似动作,其中有多少次成功落地。”

托尼亚宁极力劝她放松下来,不要去想以往的数据。他的语气异常坚决:“我跟她说,‘不是去试一下新的动作’,而是‘一定能完成这个动作’。”

谷爱凌:正常生长

Copyright @.Some Rights Reserved.|赣ICP备18008510号-5|Theme by Cn+网络, Soft by ZBlogPHP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业务合作
×